傍晚的南京清涼山公園,總有一個身影準時出現(xiàn),拎著沉甸甸的貓糧,日復(fù)一日,風(fēng)雨無阻。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朱先生與50多只流浪貓的溫暖故事。

下午5點,朱先生準時踏出家門,拎著六七斤貓糧和干凈的水,穿梭于多個貓咪聚集的“窩點”。還沒放下手上的拎袋,小貓咪便從草叢里跑了出來,喵喵叫喚,他也會熱情地回應(yīng)每一只小貓咪。

每日喂完一圈需要兩個多小時,行走7000多步。8年時間,他清楚地記得每一只貓咪的習(xí)性,會關(guān)心它們的身體狀況。如遇惡劣天氣或者需要出遠門時,他也會提前安排妥當。

愛心之路并非坦途。面對流浪貓生病以及貓群數(shù)量快速的增長,朱先生盡己所能給貓治病,帶它們?nèi)プ鼋^育,做到科學(xué)投喂。被問及是否有經(jīng)濟壓力時,他說起了自己的“妙招”。原來,熱愛書法的他時常揮毫潑墨,當有人想購買作品時,朱先生就提出,以貓糧換取。同時,他還聯(lián)合其他愛心人士組建貓友群,劃區(qū)負責(zé)、眾籌善款,讓愛心匯聚成網(wǎng)。

8年堅持,付出的不僅是時間和精力,更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每天雷打不動的兩小時“遛彎”,成了他最好的鍛煉方式?!吧眢w特別好,走路有勁,精神也好?!?這些仿佛是那些無言的小生命對他善意的回饋。

當年隨手一喂時的憐憫,化作了一份長達8年、至今仍在延續(xù)的承諾。

每一份關(guān)注和行動,都能讓這個世界多一份溫暖。 你身邊有這樣的溫暖故事嗎?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
—— ?? ——
花絮:跟拍當天,身穿短褲的攝像小哥差點被蚊子“抬走”。朱先生的堅持真心不易!
攝制: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