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奶奶看鏡頭,笑一笑!”5月5日,隨著快門聲響起,宿遷市的陳奶奶與老伴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就連攝影師李樹國完成合照后,老兩口的笑容仍在繼續(xù)。五一假期,正是婚慶攝影最繁忙的日子之一。而作為專業(yè)婚慶攝影師的李樹國,這些天只要一有時間,就會驅(qū)車下鄉(xiāng),給有需要的老人們拍照、再給他們理發(fā)、送物。

記者了解到,不只是這幾天,過去的一年里,在他的相機中,已經(jīng)免費收錄了超過百名鄉(xiāng)村老人的“笑臉”不僅彌補了他們“一生沒幾張照片”的遺憾,更在當?shù)叵破鹆艘粓鰺o數(shù)人自發(fā)加入的“愛心潮”。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拍照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在一些農(nóng)村地區(qū),還有些老人,他們除了身份證,一生中沒擁有過其他照片。”5月5日,李樹國說起自己的公益之路時介紹,它最早始于一次遺憾:幾年前,他結(jié)識的一位老人離世后,家人因找不到合適遺照,最終只能用身份證上的生硬照片。這件事如巨石壓在他心頭。2023年6月起,為了彌補老人們的這個遺憾,他每周驅(qū)車數(shù)十公里下鄉(xiāng),為留守老人拍攝照片。
鏡頭下的老人或笑容滿面,或眼神深邃,接過照片時,不少人激動得連聲道謝,甚至熱淚盈眶:“一輩子沒拍過幾張像樣的照片?!?/p>
李樹國不僅是攝影師,更是傾聽者。他常與老人聊天,了解他們的需求。得知部分老人生活困難,他自費購買米、面、油等物資送去;發(fā)現(xiàn)老人理發(fā)不便,他自學(xué)手藝提供免費服務(wù)。“他們夸我手藝好,我就特別滿足。”他還幫老人在集市售賣滯銷農(nóng)產(chǎn)品,后經(jīng)朋友建議轉(zhuǎn)向線上助銷,“雖然難,但我想盡力”。

李樹國的堅持感染了越來越多人。米廠老板、服裝店店主、教師、醫(yī)生等主動聯(lián)系他捐贈物資;愛心人士張敏利、周黎曉帶著團隊加入;21歲的新聞系學(xué)生李順利用課余時間參與拍攝?!翱吹嚼先诵?,就覺得自豪?!崩顦鋰f,如今回訪時,部分老人已離世,但親屬將他拍攝的照片視為珍貴紀念,“這份寄托讓我覺得值得”。
一次回訪中,李樹國特意為殘疾老人周一浪帶去烤鴨、棉鞋和手套——這些是老人上次提及的心愿。隨行理發(fā)師為老人修剪頭發(fā),攝影師則為他拍下人生第一張照片。“60多年沒拍過照,留個紀念?!崩顦鋰f。

截至目前,李樹國已為超百位老人留下影像記憶。他的初衷簡單純粹:“拍張真實的照片,他們就開心?!倍@場始于鏡頭的公益,正悄然生長:更多人捐款捐物、參與助農(nóng)、提供技能服務(wù)……“只要我一直做,好心人會越來越多?!崩顦鋰V定地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孫旭暉 通訊員 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