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抖音賬號“阿根廷奇娜”發(fā)布訃告:“吾妻楊奇娜于2025年4月2日上午因突發(fā)低血糖與世長辭,終年38歲?!?/p>
楊奇娜是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的“網紅洋媳婦”,曾因跨國愛情故事被央視、新華社等多家官媒報道。她的突然離世令人痛心,同時引發(fā)全網關注,不少網友好奇:低血糖竟會致命?
南醫(yī)大二附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丁大法表示:低血糖的危害被嚴重低估,尤其對于糖尿病、肝腎功能異常等基礎疾病患者,一次嚴重低血糖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要了解低血糖的危害,首先要科學認識低血糖。丁大法表示,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低于3.9mmol/L即可認為發(fā)生了低血糖。而對于正常人群,這一標準放寬到了2.8mmol/L。

根據癥狀及嚴重程度,低血糖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無癥狀性低血糖:即未察覺的低血糖,無明顯的低血糖癥狀,但血糖≤3.9mmol/L。
2.可疑癥狀性低血糖: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但沒有檢測血糖,所以不能鑒定是癥狀性低血糖還是相對低血糖。
3.癥狀性低血糖:臨床典型的低血糖發(fā)作,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癥狀且血糖≤ 3.9mmol/L。
4.相對低血糖:有典型的低血糖癥狀,但血糖>3.9 mmol/L,多為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血糖下降過快引起。
5.嚴重低血糖:可致腦水腫、心臟驟停,需要他人幫助或急診住院,補充葡萄糖后,神經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
丁大法表示,低血糖的危害具有“雙向特征”。短期致命,當血糖<3.9mmol/L時,交感神經會迅速興奮,身體發(fā)出“紅色警報”,如心臟劇烈跳動,雙手顫抖無法握物;瞬間全身濕冷,甚至浸透衣物;視物模糊、站立不穩(wěn),嚴重時直接昏迷。
而長期反復低血糖會導致大腦、心臟等遭受不可逆損傷,還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最終可能發(fā)展為癡呆;低血糖帶來的心率飆升、血壓驟升,還可能誘發(fā)心梗、腦卒中。
專家提醒,夜間低血糖隱蔽性極強,無癥狀患者昏迷發(fā)生率較有癥狀者高出43%,可能因無癥狀昏迷錯過黃金搶救時間
低血糖如何科學應對?
首先要快速識別是否發(fā)生低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建議隨身攜帶血糖儀,突發(fā)心慌手抖立即檢測;身邊無儀器時,立刻食用含糖食物(如糖果),20分鐘癥狀未緩解須迅速就醫(yī)。
輕度低血糖,血糖在3.9-2.8mmol/L,能自主進食,應立即口服15g葡萄糖(約3顆硬糖/半杯果汁)。15分鐘后復測血糖仍小于3.9mmol/L,需繼續(xù)補糖;血糖在3.9mmol/L 以上,且距離下一次就餐時間在 1小時以上,給予含淀粉和蛋白質的食物。血糖在2.8-2.2mmol/L的重度低血糖患者,家屬切勿強行喂食,立即側臥防窒息,撥打120送醫(yī)治療。
糖尿病患者作為低血糖的高危人群,要警惕胰島素/降糖藥過量,睡前血糖<5.6mmol/L需加餐, 運動前后監(jiān)測血糖,隨身攜帶“急救包”(葡萄糖片、病歷卡)。
減肥、節(jié)食人群也較為容易發(fā)生低血糖,嚴禁“斷碳”極端飲食,少食多餐,優(yōu)先選擇低GI食物(燕麥、全麥面包),運動前補充香蕉、酸奶等緩釋碳水。
肝腎功能異常者需定期檢查糖原儲備功能,慎用可能引發(fā)低血糖的藥物(如部分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藥)。
“低血糖發(fā)病頻繁,危害嚴重,應及早預防或干預?!倍〈蠓ㄌ嵝眩霈F(xiàn)這些情況應迅速就診:一是半年內發(fā)生2次以上低血糖,二是無糖尿病史卻頻繁出現(xiàn)饑餓、手抖,三是昏迷蘇醒后仍持續(xù)頭痛、肢體麻木。
通訊員 祝珂瑩 張穌
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 蔣明睿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