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消息,目前,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做出重審一審宣判,對被告人余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據(jù)悉,為牟取非法利益,短短三年,人販子余華英伙同他人先后將10多名兒童從貴州等地拐賣至河北邯鄲,通過中間人介紹后進行買賣。在此之前,她還賣掉自己私生子。此前審判,余華英已被判死刑,但本著死而不能有“余”辜的原則,為確保案情完整、防止漏罪等,院方宣布擇期宣判。截至此次庭審,檢方新查明其涉及四起拐賣案,新增的6名受害兒童,使得余華英的犯罪行為更加觸目驚心。
審判席上,余華英表情淡漠,情緒毫無波動,這與旁聽落淚的受害者家屬對比強烈、反差鮮明。受害者楊妞花在回憶與余華英的15秒對視時說,“余華英用那種半瞇的眼神、微抬下巴去看我”“她一定想當年怎么沒弄死我”。與余華英有過數(shù)次法庭“交鋒”的律師王文廣也回憶,余華英沒有任何痛苦表現(xiàn),沒有任何感情。“在余華英眼中,這些被拐孩子就是她‘行走的人民幣’,非常冷漠的一個人?!?o:p>
余華英的具體心跡我們無從知曉,但媒體發(fā)布的余華英受審照片看,那種冷漠中透出的陰鷙狠毒眼神,即便她已身處審判席,也足以讓屏幕外的人感到不寒而栗。甚至,讓人想到某些恐怖電影中的鏡頭——即便沒有物理威脅,其陰森詭異的氛圍感也給人以心理、精神上的莫名恐懼。
受害者之一、時年5歲的楊妞花在家中無人時被余華英拐騙,余華英不僅對其拳打腳踢,還將開水澆到她的頭上。遭遇晴天霹靂,其父因傷心飲酒去世,母親也因扛不住打擊于次年辭世,姐姐因此成為孤兒。直到短視頻興起,楊妞花依靠一點點回憶過去、堅持發(fā)尋親信息,才終于輾轉(zhuǎn)和姐姐艱難相聚。
楊妞花的慘痛經(jīng)歷不是個例。被拐家庭,有的父母終日自責羞愧難當、以淚洗面度日,家庭因此趨于分崩離析;有的放棄正常工作生活,輾轉(zhuǎn)踏上日復(fù)一日、漫無結(jié)局的尋子苦旅;有的甚至父母積郁成疾,年事漸高后郁郁而終。更有不少受害者人生因此被改寫,面臨“天崩開局”。
今天,重審宣判余華英死刑,在庭上,有人第一次看到她的“求生欲”——“余華英垂頭喪氣、雙手發(fā)抖”。這是正義和法治的勝利,也是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慰藉。不過,罪犯可以被嚴懲、親子可以團聚重逢,但丟失親情難以彌合,被改寫的人生已永遠物是人非。正如受害者家屬所言,“人販子給我們造成的傷害,是一輩子都無法愈合的”。希望,法律的威嚴和震懾力,能體現(xiàn)在每一次具體的司法實踐中;追尋真相、還原真相的努力,可以成為“打拐”審判的司法標桿。
(韓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