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6月18日,記者從在蘇州舉行的“子城重現(xiàn)——金城新村遺址考古成果展”上了解到,作為蘇州地域文明探源和城市考古的重大突破之一,金城新村遺址出土文物首次面向社會公眾集中展示,蘇州2500多年建城史也有了考古實證。
子城,是蘇州古城記憶最重要的載體。據(jù)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長程義介紹,公元前514年,吳主闔閭令伍子胥建造吳國的新國都——姑蘇城,即闔閭大城,與此同時,在城中筑子城,由此揭開蘇州古城的歷史序幕。唐代《吳地記》:“闔閭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回四十五里三十步,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其中小城即子城,指城中之城,乃核心所在,也稱為內(nèi)城,可以說子城是伴隨著蘇州古城的誕生而誕生。
但是,關于蘇州最早的建城史只存在于文獻記載中,此前沒有考古實證。

為配合五卅路子城片區(qū)啟動金城新村地塊改造建設,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對該地塊先后進行了三個階段的考古發(fā)掘。

程義表示,本次考古發(fā)現(xiàn),從考古地層、遺物類型和碳十四科技測年等多方面確認了金城新村遺址地處歷史上蘇州子城范圍內(nèi)的核心位置;同時,通過出土的大批量的筒瓦、板瓦、瓦當、陶鼎等遺物,實證了當今蘇州子城區(qū)域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已有較為豐富的人類活動,對應了歷代史書對闔閭大城的記載,進一步佐證了今天的蘇州古城應為當年的闔閭大城所在地,由此證實了蘇州2500多年的建城史。

據(jù)文獻記載,子城歷代為會稽郡、吳郡、吳州、蘇州、中吳府、平江府等治所。宋代紹定二年(1229),蘇州知府李壽朋主持繪刻的《平江圖》碑上所示平江府治,留下了蘇州子城的形象化史料。子城在今日來看范圍大致為:南至十梓街,北至干將路,東至公園路,西至錦帆路。

此次考古出土的文物,同樣佐證了文獻記載。程義介紹,金城新村遺址發(fā)現(xiàn)了大批量地層關系明確,時代特征鮮明的東周至唐宋時期高等級建筑構(gòu)件和生產(chǎn)生活等文物遺存。記者現(xiàn)場看到,展出的文物中,有秦代“右”字銘文陶管、新莽(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大泉五十”銅錢、東晉“太(元)十三年”陶筒瓦和唐“貞觀七年”陶筒瓦等。

“這些刻有相關銘文和紀年信息的文物的發(fā)現(xiàn),為確定子城從春秋時期到元末一直是蘇州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提供了確鑿的考古實物證據(jù)?!背塘x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民仆 崔怡璇 文/視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