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楓橋是一座江南常見的單孔石拱橋,跨運河,為古驛道必經(jīng)地。因這座橋,周邊一帶地名也為“楓橋”。
楓橋原為封橋。古時,南北舟車在楓橋一帶交會,于是政府在此處設關卡,檢查過往船只。夜幕降臨,蘇州城門關閉,河道封鎖,今楓橋周邊成為理想船舶停息地,橋也因此得名“封橋”。
封橋變成楓橋,緣起千古名詩《楓橋夜泊》。唐代詩人張繼所乘船只夜泊此地,他寫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痹娋湟灰孤劽煜轮胺鈽颉背闪恕皸鳂颉?,并沿用至今。
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楓橋一帶漕運繁忙。京杭大運河邊的蘇州是漕運重要中轉地,楓橋是京杭大運河沿線著名的商貿(mào)重鎮(zhèn)和糧食集散地。
漕運造就楓橋的興盛。明代詩人高啟發(fā)出“畫橋三百映江城,詩里楓橋獨有名”的感嘆。
明清時期,楓橋一帶成為全國最大的米豆市場,與繁華商業(yè)交易中心閶門商市相連,唐伯虎詩有“金閶門外楓橋路,萬家月色迷煙霧”之句。此地米價成為蘇南一帶標準,民間有諺語“探聽楓橋價,買物不上當”。

雖漕運不再有,但如今的楓橋景區(qū)內(nèi)有《楓橋夜泊》詩碑、漕運展示館、江楓古橋等豐富的名勝古跡。
文字:劉春
攝影:管鈺楠/視覺江蘇
設計:鄭玲玲
翻譯:衛(wèi)鑫
鳴謝: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