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不禁讓人心生感慨:前幾天,河北邢臺某地一市委書記穿了件POLO衫去企業(yè)調研,沒想到新聞報道時市委書記衣服上的POLO標識被有關人員“P”掉了,引發(fā)輿論熱議。網友問:一件POLO衫而已,又不是來路不正,又不是奢侈品牌,這樣多此一舉究竟是怕啥呢?
“怕啥呢”,網友提出的問題催人深思。身為干部,要心存敬畏,有所“怕”,這是對的。有了“怕”,才能不“逾矩”,時時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但是,這種“怕”如果走了樣、變了形、過了頭,發(fā)展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以至于穿一件價值幾百元的品牌T恤都要把標牌“P”掉,連一塊普通的手表也不敢正常佩戴,這就未免有些矯枉過正,背離了“心存敬畏”的本意。事實上,越是如此不正常的“怕”,越容易引發(fā)“心里有鬼”的質疑、誤解,產生不好的影響,甚至發(fā)酵成網絡輿情風險。
更有甚者,因為怕被關注、怕被誣告、怕被問責,該說的話不敢說、該干的事不敢干、該碰的硬不敢碰,這樣的“怕”,非但不可取,反而更值得人們警惕、警覺、警戒。比如,有的干部因為“怕出名”,刻意極端低調,該宣傳的工作也不宣傳,該推介的成績也不推介,躲媒體、躲鏡頭,甚至徹底從媒體的版面上、鏡頭前消失;再比如,因為“怕出事”,有的干部干脆觀望、躺平,“不喊號子不拉纖,擼起袖子一邊看”,該研究的事項也不研究,該啟動的工程不啟動,該推進的工作不推進,任何事情都要找到“背書”,分內之事也“層層請示”,這種“怕”,輕則讓百姓想辦的事辦不了,重則耽擱、延誤一個地方的發(fā)展,負面影響更大,更應該引起注意。
身正不怕影子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意志決心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讓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氣沉沉、無所作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guī)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政治生態(tài)和良好環(huán)境。對黨員干部來說,只要心有戒尺、心存敬畏,遵紀守法,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就沒有什么可怕的,用不著心虛膽怯。有的干部之所以怕這怕那,有的是因為自身不“過硬”,自己“心虛”;有的是因為私心過重,過于在乎自身的進退得失;有的則是怕?lián)熑尾粨敗Uf到底,因為“怕”而“佛系”“躺平”“擺爛”,都是“明哲保身”的心態(tài)在作祟,是以“怕”為幌子的不作為,是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不負責任。
為官避事平生恥。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其位就要謀其政,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身為領導干部,要低調做人更要高調做事,有扛責擔難的寬肩膀,有解決問題的真水平,有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不瞻前顧后、不患得患失;不計個人得失、不精致利己;不向挫折屈服、不被困難嚇退,這是一個干部應有的官德。領導干部如果奉行“多做多錯”的庸俗哲學,對該抓緊的事遲遲不“動手”,遇棘手的難題就先想著“甩手”“縮手”,凡事“怕”字當頭,而不是“敢”字當頭,這樣做可能確實會“少錯沒錯”,但“不愿為”“不敢為”本身就是大錯特錯。
當然,激勵領導干部敢為善為,摒棄“怕出事”心理,既要強化他們的政治意識、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政績觀,勇于擔當,積極作為,也要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深入推動實施容錯糾錯機制,為勇于擔當、敢闖敢干的干部松綁,切實把“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落到實處。前不久舉行的二十屆中央紀委常委會集體學習會指出,要深化運用“四種形態(tài)”,落實“三個區(qū)分開來”,以嚴管厚愛結合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我們堅信,只要各項措施得到認真落實,只要黨員干部真正常懷敬畏之心,學會用“怕”來約束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愛,而不是用“怕”來作幌子,躲閃問題、推諉責任,就一定能形成百舸爭流、萬馬奔騰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氛圍。(劉慶傳)